李学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政府的请求下,国际联盟1932年初派出李顿调查团,到中国调查事情的真相。
1932年9月4日调查团完成调查报告书,10月2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东京、南京和日内瓦同时发表。报告书虽有模糊是非之处,但明确肯定东北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国,对事变经过和伪满洲国也有公正和客观的叙述。但对于"九一八"事变的解决,报告书主张既不应该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应恢复到"九一八"事变以前的状态,而是中日两国都从中国东北撤出武装力量,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以42票赞成,日本1票反对,通过了关于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决议,重申不承认伪满洲国。日本于是在3月28日以抗议该报告书为由,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日本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经过中国人民十数年的浴血奋战,加之欧美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土崩瓦解、彻底失败。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请瑞士转达美英中苏四国,表示接受敦促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长期以来,国人以此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历史文献,然此《终战诏书》实际上是一篇天皇对其臣民的内部讲话,且其中并不承认进行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曩者所以对美、英二国宣战,实亦出於庶几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若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纵有朕陆、海将兵之勇战,朕百官有司之奋勉,及朕一亿众庶之奉公,各自克尽最大努力,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於我。加之,敌新使用残虐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若仍继续交战,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亦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之所以卒至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也,朕对於始终与帝国协力共图东亚解放之各盟邦,不得不表遗憾之意……
首先,此《终战诏书》继续为日本为扩张领土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进行辩护,侈谈什么“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协力共图东亚解放”,暴露出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无耻与狡诈。
再者,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在珍珠港的海军基地发动突然袭击,继续扩大侵略战争的规模,美、英相继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利令智昏的疯狂所致。然而在可耻地战败投降之际,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却仅仅提及“对美、英二国宣战”、“交战已阅四载”,而绝口不提对十数年来中国及东南亚的疯狂侵略。同日发表的日本内阁文告中亦称:“日本帝国从事东亚战争几及四年”,亦不承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铃木文告》,《中央日报》(重庆)1945年8月17日,第5版)。
如此,日本实际上是并不承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其所进行的战争,只是四年来同英、美的战争,如此,其所谓“终战”也就没有中国的事——并没有同中国进行战争,而坚持其把凶残至极侵略颠倒为从欧美统治下“解放”亚洲的诡辩,并无耻地对所谓与日本“协力共图东亚解放之各盟邦,不得不表遗憾之意”:大日本帝国没能完成“解放”你们的任务,对不起啦!
2015年8月,中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准备应邀前来中国出席相关活动。消息一出,日本政府立即表示反对。8月27日,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秘书处表达了对潘基文出席此纪念活动“有损联合国中立立场”等担忧;8月28日,日本政府向联合国总部提交一份意见书,认为潘基文出席活动是草率决定,并要求潘基文秘书长在政治上保持中立;8月3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东京对记者说:日本已经就此向联合国表示不满,“联合国应该保持中立。联合国对于成员国的态度,不应该是在特定的过往上浪费精力……”;同一天,日本众议院议长大岛理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与潘基文举行会谈,再次表达日方关切。
但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如约前来中国出席纪念活动,并对日本人进行了反驳:汲取历史经验非常重要,如果不正视历史,就不能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所以正确视历史,期待更好未来,是我这次来中国最主要目的。另外,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联合国秘书长都是中立的,实际上并不是所谓“中立”,而是公平公正。联合国是一个公正而非中立的机构。
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失败已近80年,却仍对犯下滔天侵略罪行的甲级战犯们频频顶礼膜拜,且拒不承认其在战争中对中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犯下的累累罪行,对其所犯下的罪证昭彰的种种恶行百般抵赖。八十四年间,前后三件事,日本当局者极端蛮横、无耻,且不思反悔的丑恶嘴脸,都显露得再清楚不过了。